舞台剧《最后14个星期二》本周在广州上演。
新快报记者徐邵娜报道,金士杰、博学良主演的舞台剧《最后的14个星期二》将于10月11日至12日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。该舞台剧于2011年首映,迄今已在舞台上表演了250多场。它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。
《最后的14个星期二》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米奇·阿尔博姆的《与莫里共度的星期二》,该书已在全球售出1400万册。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患低温症的大学教授莫莉(Molly)的故事,他把自己的生命作为活的教材,并与学生约定每周二举行14次“生死课”。因为作品中的人物鲜活生动,所以剧中的内容也感人至深,并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表演团队上演。这部来到广州的作品是由著名导演杨石碰执导的。在150分钟的表演中,观众经常沉浸在故事中,有时笑,有时哭,与舞台上的角色分享同样的命运。
对许多观众来说,这部戏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主角金士杰。金士杰在舞台和影视作品中创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,莫利教授在《最后的14个星期二》中可能是他最具代表性和最喜欢的角色。金士杰曾经说过,“长时间玩并不无聊。莫莉开始在舞台后面不停地跳舞。面对这个世界,她快乐地跳舞。这是任何生活都应该有的样子。”然而,如此积极乐观的莫利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(ALS),学名为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”。没有治愈它的药,只有最后几个月的时间了。
这出戏的14节课可以说是莫莉的遗言和证词。莫莉告诉人们如何活出生命的光辉并平静地走向终点:生命是一个以爱为目的向世界和他人敞开心扉的过程,最终目的是将自己推向广阔的自我。直到最后一刻,莫莉的心里仍然充满了喜悦和钦佩。这是这位精神老师教的最后一课,也是观众最大的灵感。
金士杰曾透露,他一开始是无意中拿走了这部戏。"如果这部小说写得这么好,为什么要在停留在文字上的时候呈现在舞台上呢?"他认为剧院是剧院,不是教堂或教室。心灵鸡汤和生活说教不可避免地使它失去了原有的风格。然而,剧本的改编让他眼前一亮。戏剧中难以处理的“死亡”这一沉重主题,在戏剧温柔的人文关怀中得到了自然而密切的表达。今天,他喜欢莫莉的细节,尤其是面对死亡时角色内心的平静。“莫莉教授临终时,我并没有感到内心那种可怕的悲伤,而是感到一种非常简单的沉默。我不急着挣扎,也不急着为自己感到难过,也不急着看最后一点星光。应该是这样。”
2012年,金士杰因在《最后的14个星期二》中扮演莫利教授而获得第22届上海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主角奖和2012年现代戏剧谷年度最佳男演员奖。据主办方介绍,该剧于2013年在广州上演,受到广州观众的高度赞扬。
萨拉赫也错失了一次单刀机会,为什么要说“也”?
2019-10-26 08:18:23壹品江山工程进度播报
2019-11-03 20:25:08临汾路849弄小区 VS 场中路2187弄小区在静安谁更胜一
2019-11-03 20:16:48众多玩家争相入局即时配送走进大众生活
2019-11-10 08:48:04韩国终止情报共享后,日本被曝多次未能探测朝鲜导弹
2019-10-31 17:32:35央行本周逆回购操作全停 合计回笼3200亿
2019-11-13 14:17:44第五届珠洽会在佛山开幕 超1900亿投资项目齐聚
2019-11-04 09:40:2112星座会和什么样的朋友绝交?
2019-11-11 10:19:42苹果公司推出新款手机 不支持5G
2019-11-07 18:17:40跻身世界一流!谢震业成闯进世锦赛200米决赛中国首人
2019-10-27 13:04:50© Copyright 2018-2019 kamversation.com 后溪门户网站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